找到相关内容2640篇,用时4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华严一乘法界图

    三种世间摄尽故。不论余者。广义者。如华严经说   第二别相门中。三门分别。一说印文相。二明字相。三释文意   一问。何故印文唯有一道。答。表如来一音故。所谓一善巧方便。何故多有繁回屈曲。以随众生...名自利。六者不放逸入。于修道时中。远离一切菩提障故。如经一切魔法不能染故。七者地地转入。出世间道品无贪等善根净故。如经出世间善根清净故。复有善根。能为出世间道品因故。八者菩萨尽入。于第十地。入一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2769600.html
  • 心意识与唯识无境:唯识宗心性本体论的必然归结

    其三,无垢识仅仅用于极清净的如来地,仅作诸无漏的依止。从三类“异名”看,第八识之性质非常复杂。唯识学欲于第八识上建立世、出世间的依止。但有、无为二法又是染净对立的,作为其共同的依止必须同时具备两种...“彼”指有为,既然世间万有仅仅是能缘、所缘的见、相二分而已,那么一切诸法并非离识而存在,“一切唯识”之命题便可归结出来了。  唯识学是在反对教内、教外各种肯定外物存在的思想中逐步完善起来的,为了反驳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2069658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二辑(1)

    上上禅。  (1).世间禅-指四禅、四空定、四无量心、十六特胜、通明等禅法,其中四禅为根本禅,不论凡夫、外道、二乘、菩萨、诸佛,都同样以四禅为修定的基础。如华玄义说:  “根本者,世出世之根本也。大...法观,破除世间欲爱,得定持心的禅法。  第二、炼禅═即九次第定。指依初禅次第入二禅、三禅、四禅、空无边处、识无边处、无所有处,非想非非想处及灭受想定,共九个次第,其间不杂余心,不思善不思恶,但令此心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270225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人生篇(三)

    例如做一个耶教徒,就要研究《圣经》,做一个国民党员,就要研究《三民主义》。那么,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,就应当研究佛教的教理。例如三皈、五戒、十善的基本佛法;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的三科世间;四谛、十二...就是一位自觉,觉他,觉行圆满的大圣人。我们这娑婆世界的佛教教主,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。  ,就是佛说的教法,这法也就是宇宙万有、森罗万象、事事物物的真理;在佛陀自己既亲证了之后,所以说出来教化众生。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0570432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人生篇(四)

    支配下的人生,试问又那里会有一个主宰的我呢?好了,世间法是以坏的、无常的、苦的、空的、不净的、无我的,那我们对于这样的一个世间,是不是能甘心而满意呢?要不然,我们更得要求或改造一个能与这世间完全相反...一样,功德不同,工夫不同,分位不同。至于神,是世间上讲忠孝节义的人,死后被人家崇敬为一种立祠(P400)庙以资纪念的对象。有些拜佛的人,求菩萨保护他升官发财,求菩萨保护他多子多孙,求菩萨保护他百病消除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0570433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法教篇(三)

    的邪因邪果,有果无因,和一因多果的不正见。  云何为“三乘共”?这是单讲出世世间是有漏的,无常的和不清净的。佛说“般若”,是出世间的智慧,就是三乘共。用般若的智慧,观破我执,证我空;观破法执...称为茶杯,桌子不是它自己称为桌子,圆相方相,它不是自己称为圆相和方相,乃是世间众生由一念“分别妄想”心所生起,因此就有生死等苦的流转,所以叫做“分别”。  五已说明了三个,现在再来讲第四、第五。  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0970437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法教篇(四)

    唯物,那更是外行!不知道佛学上所讲的世间,不出“三科”、“七大”,而“五蕴”中的“色蕴”,“十二处”中的“五根”和“六尘”,“十八界”中的“十界半”,“七大”中的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前五大,那一样不是说...出行也有伞盖。伞的意义为遮,遮的作用有二,一是遮日,怕热;一是遮雨,怕湿。怕热是火,心火烧尽功德而生瞋恨。怕湿是水,由爱生贪。而瞋贪是因痴而生,名之曰三毒,又叫做三恶根。如无三恶根,则一切恶都不能生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1070438.html
  • 佛禅“”“悟”于诗论的影响

    善恶为标准,则可区分为“善法”、“  不善”;以世俗与超世俗分,则有“世间”、“非世间  ”;“”既是具有自性的主体,故称之为法体,相对的  ,则称为“法相”;佛家禅人于佛相所说的道理教言,称之...佛禅“”“悟”于诗论的影响  杜松柏  中兴大学中文学报第四期(1991.01)  中兴大学中文系出版  页25-39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杜松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0970800.html
  • 俱舍论释题

    用成了无体之用,无体的用就是非用,那还有什么可说呢  ﹖再就后六品的次第说﹕世间、业及随眠的三品,说的三有  世间的生死流转现象,属于有漏的世间﹔贤圣以及智定的  三品,说的超三有的涅盘还灭现象,属于无漏的出世﹔先  有漏而后无漏,先生死而后涅盘,先世间而后出世间,次第  先后,是秩然有序的。至世间的三品,为什么先世间,次业  ,后随眠﹔出世的三品,为什么先贤圣,次智,后定,可以  推知,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1971083.html
  • 明末《物不迁论》的诤辩——异议者澄的佛学思想分析

    无常和「非世间」的「真常」。《涅盘》即认为  「世间」为生灭无常的;但同经另一方面又主张「常住之,三世  (过、现、未)不摄。如来法身,非三世摄,故名为常」(注 46 )  。故镇澄的思想,即在调和...,但是在晚明时期,并未有「真伪」的困扰,故对类同性  的经典语句,可放在一起引用或诠释。镇澄即是依此思想模式,将《  华严》的「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」经文,比作「常住真心」的「一  心」或「真如」(注...

    江灿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2971094.html